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记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张敬普教授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4-10-17 浏览次数:

在浩瀚的学术海洋中,有这样一位科研工作者,他以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在生物信息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就是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张敬普教授。

科研路上的探索者。张敬普教授自十多年前踏入科研领域以来,便将自己的人生与科研紧密相连。他深知,科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不断探索的勇气。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好奇,聚焦于生物分子功能的预测与识别,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4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近30篇。已在基因和ncRNA功能预测等相关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开发了相关功能预测软件,比如KATZLGO(被引78次)和LncRDNetFlow(被引122次)。这些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日本东京大学Tatsuhiko Tsunoda教授、武汉大学张锡宁教授,以及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潘毅教授、加拿大萨省大学吴方向教授等国内外学者发文介绍并赞扬了我们的方法。同时,他深知,科研的进步离不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因此,他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寻求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机会。他相信,通过跨校的科研合作,能够汇聚更多智慧与资源,共同攻克科研难题,推动学科发展。他与中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等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不仅涉及学术交流、联合研究等方面,还涵盖了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多个领域。

科研路上的引路人。科研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业,更是培养未来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他始终将指导学生参与科研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计算机行业的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往往让书本知识的更新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在他的课堂上,不仅有基础的理论知识传授,更有行业最新技术进展的介绍,帮助开拓学生视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前沿知识,张敬普教授还邀请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从前沿知识的学习、研究方案的选择、数据处理到分析结果、撰写论文,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科研的艰辛与乐趣。他指导的2024届毕业生陆昊同学,在2024年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了省二等奖,发表了SCI top论文,毕业时还签约了月薪25000元的公司。

社会服务的执行者。张敬普教授不仅是科研领域的佼佼者,更是科研服务企业的忠实执行者。他以身作则,深入企业一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将复杂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展现了科研工作者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念与实际行动。他作为“百名人才进百企”活动的助企人才,先后与河南宏德利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河南伊莱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他为河南伊莱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企业综合能耗数据采集后台系统,可以实现对厂区内水表、电表、气表、热力表等能耗计量设备的远程集中抄表,将采集的能耗数据汇聚到云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该系统的实施不但提升了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在科研的道路上,张敬普教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师德,他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学子前行的道路。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关注实际应用和传承科研精神才能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坚定。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张敬普教授将继续在科研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文/图:科研处 编审:陈怡璇 李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