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近期要闻 > 正文

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人:刘建华 靳晓霞 发布日期:2025-10-27 浏览次数: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河南城建学院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第一时间学习热议全会精神、畅谈感想体会。他们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贡献城建力量。

校党委书记范晓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河南城建学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努力培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编制并扎实推进学校“十五五”规划,推进高水平城建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在“院办校”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等方面下实功,以深化综合改革塑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强化目标考核,深化产教融合,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增强服务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河南建设的能力,凝心聚力、实干担当,在服务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中展现河南城建学院新作为。

校长陈桂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河南城建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科学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持续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做强“城建”优势工科学科专业,打造“工程”特色经管学科专业,改造传统文科学科专业,增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急需的新兴学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促进学科专业越调越优,更好满足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立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突出人才培养实践特色,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行业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深化有组织科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贡献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硬核”科技成果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展规划处处长毕军贤: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启时期的重大关键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全国上下指明了接续奋斗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任务举措。作为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结合国家教育现代化部署,将其全面融入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持续深化“1348”战略,推进产教融合、综合改革和质量革命,不断增强办学特色与核心竞争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力量。

科研处处长张大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谋划了“十五五”发展蓝图,突出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为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学校科研管理服务部门,我们将立足本职岗位,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有组织科研,强化战略导向。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着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跨学科协同攻关机制,推动团队在城市更新领域聚力突破,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以扎实的科研成效服务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努力为学校“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撑,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城建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杨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作出战略擘画,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立起指路航标,意义重大、振奋人心。学工队伍要在全面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的新征程上定好位起好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数智赋能学生工作,构建学生素质提升、全面发展新体系,完善协同育人工作新机制,抓紧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过程服务、全方位支持。

研究生处处长徐开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为进一步推进学科调整优化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行业产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锚定高水平城建大学建设目标,扎实推进“育原筑峰”学科建设工程,以筑峰学科引领学科能级跃升、育原学科夯实基础支撑、新兴交叉学科激活创新增长极,持续推进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大力推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和硕士学位点扩容提质工作,全面推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建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作为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我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通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专题辅导报告等形式,组织全院师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全会公报,确保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师生党员;主动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强化智能建造、绿色建筑、城市更新等方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姜忠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勾画出一幅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科技强国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等目标,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贯彻学校“1348”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院长鲁春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的宏伟蓝图,这为高校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指明了方向。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谋划学院“十五五”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实干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一是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时空信息智能获取与应用、自然资源智能监测与生态治理等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服务数字中国建设;二是聚焦数智化赋能,构建智能测绘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通过数智赋能专业数字化转型、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考核体系重塑,打造跨学科、多层次的智能测绘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赵军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描绘了“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作为高校二级学院院长,我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十五五”期间,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将立足学校应用型定位与城建特色,紧跟数字中国建设的需求,打造智慧城市学科专业优势,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联合行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健全“技术+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用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世翔: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过去五年成就进行了全面客观总结,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是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行动宣言,彰显了党中央在风高浪急时代中的战略定力、历史主动与制度自信。我们要把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认真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利用集中研讨、专题报告、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做好全会精神的宣讲宣传,用全会精神引领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快推进思政课建设和学院内涵式发展,为落实“1348”战略、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张永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十五五”时期发展作出系统部署,特别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等战略安排,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政治要求,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强化政治引领;也要紧扣“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把宏大叙事转化为学生可知可感的成长导向。在教学中,我将结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中国建设等生动实践,通过案例教学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强化价值塑造和使命担当,使思政课切实成为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法学院辅导员杨冬梅:“十四五”的辉煌成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愿将国家治理的“大蓝图”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微课堂”,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我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法学专业特色,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根基、为民情怀与实务本领,引导他们努力成长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外国语学院2022级翻译专业学生赵佳晗: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我深切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与实践路径,进一步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涵盖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等重点方面,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青年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十四五”成就由奋斗者铸就,未来目标待我们接续奋斗。我将努力钻研专业,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关注科技前沿与民生需求,提升跨学科能力。我愿以所学讲好中国故事、服务社会民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贡献力量,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注入青春动能。

(文:刘建华 靳晓霞 编审:陈怡璇,李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