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近期要闻 > 正文

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来校调研座谈并讲思政课

发布人:靳晓霞 发布日期:2025-10-24 浏览次数:

10月23日上午,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来校调研座谈,并为青年学生讲思政课。校党委书记范晓伟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校长陈桂香主持调研座谈会。

范晓伟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两万余名师生向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围绕“立足需求、系统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系统重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优势、大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主动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和“1+2+4+N”目标任务体系,着眼服务平顶山市“7群12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学科内涵建设、专业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生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一县一院”建设和依托项目开展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还就亟需市委市政府支持解决的事项作了说明。

范晓伟表示,今后学校将持续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向平认真听取学校整体办学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校地合作等情况,并和师生代表亲切交流,对学校多年来与平顶山同向而行、同频共振,为地方高质量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陈向平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对时代新人的素质能力和精神状态提出了全新要求,更加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思政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要突出政治引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红色基因融入课堂、家国情怀根植心田,更好地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同时要把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水平发展。要聚焦产教融合,持续优化学科设置,紧贴国家战略需求和省、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紧密结合构筑建强“7群12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火热实践,建立高校和地方发展需求“双清单”制度,积极与市域企业对接合作,让科研成果更加符合产业需求、能够快速转化落地。要强化协同育才,紧盯人才高地谋篇布局,拓展校地合作广度深度,学校要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鼓励引导更多毕业生留平发展、在平创业,创新引进更多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学术骨干;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发展,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为人才创新提供舞台;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深入对接,与学校共同推动一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促进校企校地合作项目加快显效。

陈向平寄语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同向同行。要陶冶道德情操,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德才兼备的有为青年。要珍惜学习时光,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练就本领,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要矢志拼搏奋斗,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奋力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要走好人生之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磨砺坚强的意志,锻炼强健的体魄,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

陈桂香在总结时指出,全校师生要深刻认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坚持学以致用,真正将会议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要全力扛好“立德树人”主责。要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要聚力抓好“办学强校”主业。要做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新提升。三要竭力当好“服务地方”主角。要找准学校服务地方的结合点与发力点,为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持续巩固校地同频共振、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平顶山市领导王永记、史晓天,校领导王靖、毛艳丽、李青岭,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校中层干部代表、师生代表参加调研座谈。

(文:靳晓霞 编审:陈怡璇,李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