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近期要闻 > 正文

八秩荣光照前行 青春足迹印山河——我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人:王杰 陈伟 发布日期:2025-09-16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团员在实践中筑牢家国情怀,厚植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赤子之心,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2025年暑假期间,我校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校团委“乡绘良西五谷兴”实践团前往鲁山县,深入挖掘“五色入五脏”传统养生智慧,创新开发五谷产品,推动乡土资源与现代创意相融合。“绘创乡行队”实践团在鲁山县良西庄村绘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墙绘,以艺术形式传递红色精神,展现乡村振兴的时代新貌。

理论普及宣讲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匠心筑梦”中小学建筑知识宣传团前往第五十六集团龙门口校区,智援乡教。国际教育学院“帧藏村落美,镜头映初心”实践团赴良西庄村创作文化墙、制作宣传视频、清扫公共区域。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普法宣讲团”前往朱洼村军事训练基地教室开设“法治游戏课”,普及法律常识。


红色基因实践团。法学院“法润桑榆”志愿服务队前往红九军红色基地参观,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洛水红脉”三下乡实践队赴洛阳深度挖掘红色资源。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赤子初心”党史学习团前往宝丰革命纪念馆学习。材料与化工学院“‘材’聚红心,‘化’启新程”实践团走进曙光北社区,开展红色文化经典学习活动。

乡村振兴促进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知行乡行”实践团参与良西庄村道路的简易修缮,改善乡村交通条件。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兆合菌源”实践团为郏县食用菌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助力菌菇产业提质增效;数理学院“光伏发电智慧生活”乡村振兴团深入调研南阳市能源使用现状,积极推广光伏发电技术。

教育关爱服务团。管理学院“启智送暖,播爱扬帆”实践团前往张沟村开展“七彩假期”公益学业辅导活动。艺术设计学院“守护朝阳,爱漾乡途”实践团开展美育支教,为乡村教育注入鲜活色彩。外国语学院“桑榆微光,青衿护航”实践团银发送温暖,青衿拓视野。材料与化工学院“‘材’蕴微光启童智,‘化’作春风润幼心”实践团走进校园开展实验演示、课堂互动,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热情。


绿色中国实践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潕先锋在行动,守护湿地三下乡”实践团前往白龟湖调查鸟类检测水质。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青禾绿行”生态护卫队聚焦河道垃圾清理、垃圾分类推广、环保知识宣教。外国语学院“绿野绘新卷,乡兴谱华章”实践队参观葡萄园了解乡村种植情况。材料与化工学院“‘化’启绿意童心,‘创’护乡村沃土”实践团前往龙翔社区介绍垃圾分类及绿色环保知识。

其他主题实践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寻迹临沣,智绘古寨”实践团深入临沣古寨记录历史遗迹、采集地理数据。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大展虹图,共筑未来”青年实践团考察曹沟旧址内抗日遗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蓝焰微光宣传普及调研团”在王孟子村调查燃气普及率、设施状况、村民安全认知等,提升用户意识。

民族团结我践行专项活动。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测绘多彩民族梦之队”实践团深入多民族聚居区,促进民族交往与合作。管理学院“民族团结青春行,文化互鉴共发展”实践团前往西藏多民族聚集地开展多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推动各民族在互学互鉴中共同进步。

汝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项活动。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新时代文明筑梦”实践服务队前往汝州汝瓷博物馆、红色纪念馆、扶贫基地环保工厂以及蟒川镇敬老院,增强志愿队成员对汝瓷文化的了解,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科技创新实践专项活动。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健康轻饮”调研实践团通过市场调研与产品研发推动行业创新,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健康饮品的需求。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青耘良西 - 青春兴农”实践团深入良西庄村,运用生物科技知识协助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以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

“感恩资助,筑梦远航”资助政策宣讲专项。材料与化工学院“材化聚力映朝阳,资助筑梦绘新篇”实践团回到母校开展资助政策宣讲活动,让母校学子全面了解资助政策,消除求学顾虑。管理学院“豫行乡野,资助筑梦”实践团聚焦河南乡村学子需求,深入鲁山县开展资助政策入户宣传,为乡村学子搭建资助桥梁,助力逐梦前行。

假期招生宣传专项活动。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星火衔枚队”实践团深入乡村,普及招生政策。数理学院“心之所向,一苇以航”招生宣传团前往多地中学,向高中生介绍学校办学特色,解答疑惑。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知行先锋”宣传团前往肖老庄村宣传学院专业特色,提供志愿填报指导。招生就业处 “豫见城建,筑梦未来”实践团前往省内高中介绍我校城建类的王牌专业。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外国语学院“丝路同声,推普助乡”实践团深入基层社区,开展“普通话+农产品”特色教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石榴擎科技服务队”实践团深入肖老庄村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

豫籍大学生“返家乡”专项活动。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乡路同心行”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在教育助学、社区服务、考试保障、政务协助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以青春行动为基层治理注入动能。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青禾筑乡”实践团,以专业技能助力基层治理,搭建青年与家乡互动桥梁,增强大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读懂中国”专项活动。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青阅中国”实践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文化解码、科技赋能、民生深耕及生态共治等多元实践。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薪火相传敬老行”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调研民族地区地理环境与空间布局。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红烛之光,青春砺行”三下乡服务队走进良西庄村,探访抗美援朝老兵,前往中原解放纪念馆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奋斗精神。

此外,1000多名在校大学生踊跃参与到“返家乡”实践活动中,他们如同归巢的鸟儿,带着知识与热情,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200多个团支部积极响应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的召唤,以团支部为单位,如星星之火般散落于各个社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感悟新农村新在何处。展望未来,我校团委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深入挖掘社会实践与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结合点,打造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融合路径,以项目为载体,推动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我们相信,城建学子今后将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青春光彩,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文:王杰 陈伟 编审:陈怡璇,李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