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10日,美丽的城建校园里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多名2023级新生们怀着憧憬和向往,走进河南城建学院,开始他们崭新的大学生活。








学校高度重视,领导深入一线
迎新当日,校领导张惠贞、范晓伟、许朝民、王靖、贺国营、张高峰、宿金勇、周颖杰、吴晓红、陈松涛、毛艳丽亲临现场,分两组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各部门服务点、各学院新生报到接待点、学生宿舍和学生餐厅实地了解迎新工作开展情况,对迎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协调解决,对迎新工作中各学院的特色亮点以及好的做法给予肯定、点赞,对坚守在迎新一线的院党政负责人、辅导员老师、学生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慰问。在学院报到点、学生宿舍与学生餐厅,校领导与学生和家长拉家常、合影留念,与师生一起在励志墙、签名墙上签名并题写寄语,参与独具匠心的各种迎新活动,整个校园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氛围。






部门齐心联动,落实迎新细节
为切实做好迎新工作,学校精心组织部署,制定迎新工作方案,召开迎新工作协调会,明确责任分工,优化各项举措,认真做好迎新统筹、志愿服务、交通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准备工作。各学院用心用情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新生报到工作,做到温暖、周到、快捷,让学生满意、让家长安心。
从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就寄发了《入学手册》,到新生报到前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途径宣传报到须知、注意事项;从未报到前就可以在网上自选宿舍,到迎新现场发放的《迎新手册》《河南城建学院校报-迎新专刊》,帮助新生快速熟悉学校基本情况、报到流程和入学教育安排。从暑期全力推进学生公寓修缮、校园道路升级改善、校园基础设施维护、教室设备维修等多项重点项目建设,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到迎新现场提供交通、食宿、医疗等的便利服务;从防盗防骗提醒、校园宗教知识教育到校园生活攻略传授。全校各部门协同联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新生辅导员、专业负责人轮流坚守在迎新现场,向新生介绍专业特色、服务地方成果,并送上纪念品、爱心礼包,并召开家长会走访新生寝室,慰问新生。







温暖贴心服务,浸润城建关怀
9月9日早上7:00,装扮一“新”的城建校园温馨热闹,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步入校园。车站广场、校园门口、报到现场、林荫道上、宿舍楼里,来自各学院、校团委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热情为新生和家长接待指引,以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拉开了2023级新生报到工作的序幕。为了让新生们安心、安全到校报到,学校分别在平顶山新站、长途汽车站、平顶山西站、宝丰站等设立迎新站点,不间断发送班车迎接新生。保卫处工作人员,从清晨上岗值守直到夜晚最后一位新生进校,忙碌地在校园各个大门入口、校园各处维持交通秩序。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大雨倾盆,校园各处都平稳有序。
城建景观大道设立的电子屏上显示着2023年新生实时报到数据,随时更新各学院以及学校总体报到情况。学校专门设置“绿色通道”服务区,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供手续办理、资助政策咨询、爱心助学礼包发放等一站式服务。














创意特色活动,引领学生成长
“热烈欢迎2023级新同学”为烘托浓郁的入学氛围,学校在大门口和迎新主干道统一制作迎新宣传展板,各类有情怀、有深度、有思想的宣传栏、展板、条幅、标语在校园随处可见,营造了浓浓的迎新氛围。
迎新点热闹非凡,各个学院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和规宝一起出发”“Zn想事成”“汇青春——同学汇”“我在外国语学院等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迎新标语创意无限。为了让新生感受到如家的大学氛围,体验到五彩缤纷的大学校园,
今年学校继续组织进行各学院“最有创意迎新活动”的评选活动。各学院结合实际,各显其能,各具特色。外国语学院设立邮箱,写下憧憬、希望与目标寄给未来的自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制作了“最美打卡地”,供学生与家长合影留念;国际教育学院的拍立得为新生与家长记录下了初入城建的第一张照片;艺术设计学院以新生姓名为背景设计了“以艺迎新”签名墙;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利用专业特色,为炎炎酷暑下的新生与家长提供特色茶饮、冰淇淋等以缓解舟车劳顿的辛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将印有校园景观的陶瓷茶杯茶壶作为迎新纪念品赠送,该纪念品由材料与化工学院学生亲自制作,历经12个小时完成,饱含着学校、学院对新生的祝福与期待。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以新生照片为背景制作了带有学校英文缩写的“HUUC”背景墙;此外,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向新生们展示了无人机测绘、机器人等。各迎新点还通过发放各类文创产品、爱心大礼包,举行社团表演等,用心用情用意为新生布置安排了创意满满、亮点纷呈的迎新活动,极大提升了新同学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数字迎新,高效便捷
今年学校继续实施“数字化迎新”工作,优化迎新工作流程,将迎新工作关口前移,实现信息提前发布、网上手续办理,简化报到环节,新生到校后可凭身份证“刷脸”完成现场报到,极大提高了迎新效率。
各大校内网络平台形成新媒体矩阵,设置新生专题板块,提供一手信息;开设新生专栏,推出信息通知、新生指南等;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视频号、学习强国号、同学汇等渠道也同步开展图文、视频、简讯等多方式报道。
据悉,2023年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共录取6037人。其中一本专业968人,二本专业2564人,艺术类本科240人,合作办学304人,专升本1806人,预科转入25人,第二学士学位131人。
(文:陈怡璇 图:李军伟 杨冰 各单位 编辑:陈怡璇 李军伟)